中醫在線:馬家駒老師《左手傷寒 右手溫病》課評

「夫仲景立法,天下後世之權衡也,故可借焉以為他病用。」早聞此語,感經方之魅力,大有一部傷寒走天下之氣魄,而仲景先師在其傷寒序言中也指出,「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然為學日久,又聞後世內外之辨,寒溫之別,經時(方)之異,大為困惑,如今恰巧在中醫在線,聽得青年中醫之俊秀,馬家駒博士講述《左手傷寒 右手溫病》,馬老師此課題立足深遠,而講解時又能深入淺出,思維清晰,淺顯易懂,實為難得。

課程以傷寒為主線,嘗試用胡希恕老先生的六經八綱體系,貫通傷寒與溫病,打破經方時方的壁壘。馬老師在課中反覆強調,方從法出,法隨證立。方與法相比,可以捨棄方;法與證相比,可以捨棄法;只要掌握了病機主證,便可順藤摸瓜,將理、法、方、葯一氣貫通。

Advertisements

在這其中,馬老師又指出,證的得出是由診斷辨證而來,我們再仔細分析中醫的病因病機學說就會發現,中醫的病因,是由審證求因反推而來的,因為中醫是以人體為中心建立疾病模型。也就是說我們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尤其要注重理論體系的建立與辨證診斷的準確性,而不僅僅拘泥於一方一葯。

馬老師在講解少陰病的時候,引用了一則胡老醫案,醫案如下:

許某,男,47歲,病案號3752。

初診日期1978年5月4日:感冒2天,右頭痛,自覺無精神,兩手逆冷,無汗惡寒,口中和,不思飲,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細,咽紅,濾泡增生多。此屬虛寒表證,治以溫陽解表,與麻黃附子甘草加川芎湯:

麻黃三錢,制附子三錢,炙甘草二錢,川芎三錢。

結果:上藥服一煎,微汗出,頭痛解,未再服藥,調養兩日,精神如常。

Advertisements

這個醫案本身很簡單,似乎不需要分析,直接套用條文「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即可得出結論,我們嘗試從這裡理解一下六經八綱體系的少陰病,即表陰證。

馬老師解釋,這裡是既有表證又有正氣不足的陰證,所以判斷為少陰病。有人就問,那為什麼不是太陽少陰合病,馬老師說不用那麼複雜,直接認為是少陰就好了。

那麼馬老師為什麼這麼認為呢?我們再看一個條文「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這裡本身是一個傷寒,誤治入里后出現了表證(身疼痛者)加里虛證(續得下利,清谷不止),那麼問題來了,這裡為什麼用的是四逆湯,而不是麻黃附子細辛湯呢?

我們再仔細對比分析一下會發現,麻黃附子細辛湯根本不是簡單的表陽證與里陰證的組合,而是患者本身正氣不足的情況下,感受外邪所產生的一種虛性外感,本質還是一種表證,病位還在表。而沒有出現四逆湯的危重癥候,就是沒有出現里證。

所以將麻黃附子細辛湯所代表的少陰病歸為表陰證,是有其深刻道理。當然馬老師課中還有很多知識值得我們好好玩味,希望大家都能從中有所領悟。

評論人:儲小彬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

收聽課程可關注中醫在線服務號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