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東北歷史1:遠古時期的吉林大地-編年體整理·德惠縣誌

第一回:孔子見箭識肅慎 德惠歷史現初端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栽樹後人收,今天開始說的是,德惠春秋!

古夫余都城遺址

話說,兩千五百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來到陳國,即今河南淮陽縣一帶,孔子在陳國一住就是三年。一天,在國君陳惠公的院子里突然從天上掉下來一隻兇猛的隼鳥,此鳥被箭矢射中,此箭長一尺八寸,青石為簇。陳惠公不明白這鳥和箭的來處,就派下人把中箭的鳥送到孔子的住處,請教事情的由來。已經60多歲的孔子感慨道「這鳥來自遙遠的地方啊!身上所中之箭是肅慎國的楛矢石砮」。孔子告訴陳惠公說,武王克商一統天下之後,通告四方夷蠻各部以當地名優作為貢品朝獻,以表示永世臣服。北方肅慎國將楛矢石砮作為貢品。武王欲使周王朝的恩惠澤遍天下,所以在楛矢石砮上刻字為「肅慎氏之貢矢」,分賜給下屬異姓諸侯。陳國之祖胡公乃武王之婿,曾得賜此箭,以彰王之長女以美德。於是陳惠公就派下人去祖廟尋找,果然在舊物堆里找到了用金盒子裝著的周武王所賜的刻有「肅慎氏之貢矢」的箭矢。

Advertisements

肅慎、穢貊和東胡乃東北三大基本族系,起自先秦,迄於明清,貫穿東北古史之始終。春秋時稱肅慎,秦漢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稱靺鞨,宋金元時稱女真,清朝時為滿族。其分佈﹐大體在今長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廣大地區。

感謝偉大的孔老夫子致敬!在2500年前免費為東北所做的廣告,以孔聖的知名度,我們今天省下很大一筆廣告費啊!

德惠,地處松遼平原腹地,境內先後曾有肅慎族、夫余族、東胡族在這裡生活勞作,繁衍生息。這片黑土地同樣在2500年前就與中原王朝關係緊密,自周武王之後,歷代封建王朝就有了得楛矢石砮者,方定四夷臣服,秦漢晉隋、唐宋元明莫不如是。


東北歷史冷門知識:肅慎是中國古代東北民族,是現代滿族的祖先。亦作「息慎」、「稷慎」。傳說舜、禹時代,已與中原有了聯繫。舜時,息慎氏朝,貢弓矢﹔禹定九州,周邊各族「各職來貢」的,東北夷即有肅慎。史書記載,戰國以後,只見挹婁而不見肅慎,直至三國、兩晉時,肅慎之名又重新出現。史學家有不同看法﹕一說當時肅慎為挹婁所阻隔,不得來朝,其名遂隱﹔一說挹婁即肅慎之改稱,故兩名互見,非於挹婁之外,又別有一肅慎。而南北朝時的勿吉,隋唐時的靺鞨,遼金元明時的女真,史家多認為是屬於肅慎系統的中國古代民族,與肅慎有密切的洲源關係。肅慎分佈大體在今長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廣大地區。黑龍江流域出土的魏國平周布和今吉林、黑龍江兩省發現的肅慎典型器物「石砮」,以及在上述肅慎人分布區內,普遍發現鼎、鬲等器物,都表明肅慎人與中原地區很早就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有著頻繁的交往和聯繫。

Advertisements

德惠的故事,從此開篇。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漁獵勞作的東北肅慎人


第二回:回眸往事越千年 大青咀走出德惠人

上回說到孔聖人見箭識肅慎,由此引出東北族系在白山黑水之間的土地上漁獵勞作、繁衍生息的歷史。現在,這片土地的名字叫做德惠,隸屬於吉林省長春市,位於吉林省中北部松遼平原中部腹地,處於長春市、哈爾濱市之間,東隔松花江與榆樹市、舒蘭市相望;西與農安縣接壤;南與九台市、長春市相連;北與扶余市毗鄰。轄4個街道12個鎮4個鄉,幅員面積3435平方公里,人口逾百萬。京哈鐵路、京哈高速公路、哈大高速鐵路、102國道等貫通南北的大動脈平行穿越市區,交通十分便捷。由於地處出入南北門戶的要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境內一江四河,水系甚豐。這些江河在境內除松花江處於中游外,其餘均為下游或末端,都屬於松花江水系。飲馬河、沐石河是松花江的一級支流,伊通河、霧開河則是飲馬河的支流,還有三級以上支流40餘條,縱橫分佈於全境。德惠地勢東高西低,起伏不大。土壤,是世界罕見的黑土,全世界僅有三大塊黑土區,分別是烏克蘭的烏克蘭平原、美國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國的東北平原。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貴的土壤資源,因黑土層厚度為三十至一百厘米,人們總用「一兩土二兩油」來形容它的肥沃與珍貴。正因為擁有如此寶地,德惠才能年年成熟著金色的莊稼,茁壯起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成為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勤勞、智慧、富於開拓精神的德惠人民,漢回滿朝蒙等十五個民族相融一體,終於將德惠拓展成為吉林黑土地上著名的魚米之鄉,而德惠的版圖恰恰是一個魚躍之形,不能不感嘆事物的奇妙啊!

  人們常把中國版圖形象地比喻為一隻報曉的雄雞,東北地區是雄雞的頭部,最早地報曉了中華文明的黎明,也擁有中華文明早期的智慧和成果。

在今天大青咀鎮東500米處,海拔約200米呈東西走向一處山崗上,岩石為灰白、深青灰兩色,層次分明,質地堅硬且脆。由東而來的小河繞道山崗東南注入飲馬河,山崗南面是一片極為開闊的窪地,面南是水、背北為山,這個絕佳的居住地帶。在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是「德惠人」的生活所在。出土了石斧、石刀、石鋤、石鏃以及尖狀器和刮削器等勞動工具。同時,還在居住坑底發現了堆積的陶片和魚、蚌殘骸,在局部穴壁上有明顯的殘留煙灰痕迹。充分說明了在這裡居住的人們已進入定居或半定居階段,由以漁獵為生邁入原始農業的門檻,並懂得使用煙火做飯,用火、食用熟食,這是文明的象徵!也是德惠人走進人類文明歷史的開端!

  有了人,也就有了故事,德惠的故事由此拉開了大幕……

 


東北歷史冷門知識:近代以來,考古學家對確定肅慎文化遺存十分重視,已有了一些重要發現。綜合文獻與考古資料,初步說明遠在3000年以前,肅慎人的社會發展已經出現不平衡的狀態。分佈在松嫩平原的肅慎人,可能農耕有了初步的發展﹔在長白山以東及以北的更多肅慎部落,則以漁獵和狩獵生活為主,還處在發展水平較平原地區各部落稍低的狀態。西周時肅慎人進貢楛矢石砮及一種名為麈的動物,都是肅慎人從事狩獵生活的一種反映。

 敬請期待、下期更精彩。

東北消失的穢貊民族

第三回:秦開東拓穢貊遷 漢武開疆置玄菟

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大青咀走出了「德惠人」。華夏文明也從刀耕火種中進入了堯舜時代,而後在經歷了自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三皇五帝的傳說時期,中國進入奴隸制國家夏商周三代,距今2700多年。華夏歷史翻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一頁,我們將目光定格在戰國七雄最弱小的燕國。這個地處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諸侯國,武王伐紂分封諸國,封召公奭於燕地立國,傳至燕昭公姬職,這是個經常受齊國欺壓的小青年兒。這個憤青長大后,終於迸發了萬丈光芒雄起了!建黃金台,立招賢榜,一時間轟動天下,引發了戰國時期著名的「士爭湊燕」的雷人局面。本國智者郭隗、齊國陰陽五行家鄒衍、魏國軍事家樂毅、趙國遊說家劇辛、貴族後裔秦開等等,真是風雲際會、人才濟濟。人才多了,能幹的大事也就多了,其他人咱不提,單說秦開。秦開,他姓秦,名開,字不知道。早年在東胡做人質,這個東胡,就是前文書說的東北草根,地產民族。他在東胡人那兒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十分通曉民情風俗,所以很受東胡人的信任。燕昭王即位后,這個秦開就逃回了燕國。在外混的再好,也不如在家的感覺啊。在公元前300年,他受燕王之命領兵大破東胡,迫使東胡北退千餘里,又曾渡過遼水進攻箕子朝鮮,直達滿番汗(今朝鮮清川江),據此為界,東拓千里囊括現在的遼寧全境。並開闢遼東,設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築燕長城,遼東郡立18個縣,有一個叫做侯城,就是今天的瀋陽市,這些在《史記·匈奴傳》里都有記載。另外,他的孫子也是個名人兒,就是隨荊軻刺殺秦始皇的秦舞陽。

公元前約1800年,肅慎南支的穢、貊兩族逐漸遷徙在喜都(肅慎語「茶啊沖」,是古代肅慎祭天時候的祈福之語,漢譯轉音為「長春」)融合成為穢貊部族,為了紀念兩大部族融入肅慎王國,肅慎王遂改國號為德惠(得惠),改「喜都」為「合龍(合隆)城」。東胡被秦開所敗,退走千里,穢貊族就來到了遼東郡之外,並以松嫩平原為中心定居下來,其活動範圍比較廣闊,最南端在長城以北,與燕國為鄰;東北部在遼河以東,與肅慎族相接。無論東胡還是穢貊,他們人來人走,可腳下的這塊將來叫做德惠的黑土地依然散發著青春。秦國最終以韓趙魏楚燕齊的順序滅了六國,可也沒挺多長時間,漢朝這個新興的王朝取代了暴秦。漢高祖劉邦為了面子,又分封了幾個劉姓以外的小國。燕國,又出現了,還是原來的地兒,就是小了許多。燕國王是劉皇帝的發小兒盧綰,國王沒當幾天,皇帝懷疑他謀反!怎麼辦?奔跑吧,兄弟!抓住准死!所以,這哥們兒跑了,一口氣兒跑匈奴去了。他手底下有一個叫衛滿的小弟,和他跑兩岔兒去了,領著千八百人,把頭型也改了,史書上叫「頭梳椎形髮髻」;把衣服也換了,叫「改換蠻夷之服」,渡過朝鮮清川江,這就出國了,偷渡,那前兒就有了!到朝鮮了,住哪兒啊?還別說,真正找著地兒了,當初秦朝佔據了那麼一塊空地,叫上下鄣,在那兒定居了。由於不斷有燕國、齊國的人逃來,人是越聚越多,他也學著大哥范兒,稱王了。還帶兵打跑了箕子朝鮮的准王,這悲催的主兒又跑到南邊去了,稱韓王。看來這朝鮮和韓國打兩千年前就掐上了。

衛滿在王險城(平壤)定都,建立衛氏朝鮮,是以中國人為統治集團在朝鮮建立的政權,還獲得了當時中原漢王朝(呂后)的認可。父死子繼,傳到孫子衛右渠的時候,他們惹上了一個惹不起的主兒:漢武帝劉徹。不但阻撓鄰近部落向漢朝進貢,還殺了遼東東部都尉涉何。這還了得?不但惹怒了漢武帝,還先後打敗了漢朝水陸兩撥大軍。漢武帝火兒了,掀了桌子、摔了碗,再發大軍!並水陸二師,這回把衛氏朝鮮給滅了。於公元前108年,在中國東北設置「漢四郡」,在原遼東郡外,衛氏朝鮮故地,設玄菟郡,比樂浪郡、真番郡、臨屯郡三郡的面積都大,大約包括今天北朝鮮咸鏡南道、咸鏡北道以及中國遼寧、吉林省西部一帶,郡治大體在今天的朝鮮咸鏡南道境內。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為公孫度家族把持割據,司馬懿滅公孫淵始歸曹魏。西晉時納入統一版圖,統三縣,戶三千二百人。公元404年,劉裕篡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對立,高句麗乘中原內戰之機,佔領遼東全境,玄菟郡為其佔領。德惠這片黑土地又一次脫離中原王朝,一度淡出了各位君王的視線,自此流落番邦。


東北歷史冷門知識:穢貊系民族是我國東北地區以及朝鮮半島的古穢族和古貊族系統民族的總稱,是由穢族和貊族混合而成的有著相同語言和風俗的民族綜合體。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穢貊族系的古民族主要包括穢、貊、箕、古朝鮮、高夷、橐離、良夷、發、白夷、夫余、高句麗、沃沮、豆莫婁等民族。與肅慎系和東胡系民族不同的是,穢貊系民族屬於歷史上滅亡了的民族,大部分與其他族系的民族融合,它所建立的政權也成為滅亡的政權。但作為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民族,在東北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也留下了自己的影響。

據考古發現證明,以遼寧省昌圖縣以北,吉林省洮南縣以東,至黑龍江省雙城市以南是夫餘人文明的發祥地。肇源縣的望海屯遺址、杜爾伯特自治縣的官地遺址、富裕縣的小登科遺址都屬於夫余族文化遺址。夫余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省農安縣,到魏晉南北朝時,夫余族經過幾次變遷,大部分同東胡、肅慎的後裔以及高句麗和漢族人融合了。

穢貊系民族作為一個滅亡的民族在民族性格的表現方面沒有更充分的史料,與肅慎和東胡系民族不同的是,它沒有終結的民族可以延續本族系的傳統,只能是在穢貊系民族後來所融入的民族文化或民族性格中尋找一些祖先的影子。

歷史將如何演變、德惠這片土地又將何去何從?請看下回……

吉林高句麗墓碑的秘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