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銅鏡商銘:署名注重風水財源,旨在取得良好信譽

明代銅鏡商銘盛行。商銘是鏡坊為取得良好信譽所採用的重要手段。盛行風水的明代,銅鏡的署名也必須順應風水,以期帶來吉祥。明代銅鏡不少商銘是直接鑄在鏡背上,中晚期的銅鏡,大都在印鈕以戳記形式,署以工匠或作坊主人名字,如宮仰峰、宮岐山、馮太華、薛近河、薛愛清、祁懷泉、馬思塘等。

明代:馮太華造鏡

明代鏡業的署名與宋代不同,宋代湖州石家鏡署名多按某叔、某郎為序,是為代稱,明代湖州薛家署名則很有規律。署名的三個字遵行下面的通例:第一個字乃工匠或作坊主人之姓;第二個字系帶有尊稱之色彩的動詞,如仰、敬、思、懷等;第三個字則選擇與山水河流等有關的字,如峰、河、泉、溪、塘等,這些字據說都與風水財源有關。

宋代:湖州石念二叔柄鏡

Advertisements

宋代和明代都出現大量的商銘鏡,其區別是:宋代的商銘多有邊框相飾,而以「照子」、「照子記」相稱;明代的商鏡曾出現幢幡銘框,銘后一般加「造」、「鑄造」、「包換」,其形式多為印鈕式樣。

明代:宮岐山造鏡局部

南宋時,石家鏡在湖州稱雄一時,但至明代,這個霸主由薛家取代,其產品行銷全國。薛家先後出過不少制鏡大師,聞名大江南北。他們生產的銅鏡,銅質優良,色澤光亮,鏡體厚重,作工規整,大都是黑色皮相,且大都為素鏡。

明代:薛愛清造鏡

薛鏡大都採用印鈕商銘,在鏡業確立了烏程縣據明《烏程縣誌》載:「湖之薛鏡馳名。薛,杭人,而業於湖。以磨鏡必用湖水為佳。」這就告訴人們,薛家原本並非湖州人氏,只因湖州水質好,適於制鏡,才舉業於湖州。石家發跡於湖州,可能也是同樣原因。

Advertisements

宋代:湖州石家心形鏡

至清光緒《烏程縣誌》卷二十九又記載了薛家又一位制鏡大師薛晉侯。「薛名晉侯,字惠公,同時稱薛惠公老店,在府治南宣化坊。」當時文人阮葵生《茶餘客話》中載:「吳興薛晉侯銅鏡……聞名朝野」。由此可見薛家銅鏡自明至清,興旺數百年,足見其銅鏡在全國影響之大。

明代:周厚宇造方鏡

除湖州薛家鏡之外,其他地方也出現過不少鑄鏡大師,他們的名字都應該為後世所了解。須知今天我們見到的小小銅鏡,在當時要維持生產,實際上就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重工業。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