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塌糊塗的漢初貨幣(漢書拾遺08)

李大嘴 大嘴讀史

《漢書·高后紀》、《漢書·文帝紀》里有這樣幾段不起眼的記載:

——二年(公元前186年),行八銖錢。

——六年(公元前182年),行五分錢。

——五年(公元前175年),更造四銖錢。

大嘴就此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漢朝初年的貨幣實在是很混亂。

先普及一下秦漢時期的重量知識。

換算關係如下: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1銖=10絫(lěi)。

1絫就是10顆黍的重量,黍就是俗稱的黃米。

按照現代的計量單位,漢朝時的一斤相當於258克,一兩差不多16克出頭,一銖在0.7克的樣子。

秦朝的時候,秦始皇統一了貨幣,全國通用「半兩錢」,俗稱「秦半兩」。

「半兩錢」青銅質地,圓形方孔,錢上「半兩」兩個小篆的字樣是李斯的筆跡。

Advertisements

「半兩錢」法定重量12銖,1兩=24銖,所以被稱為「半兩錢」,大概重量在8克的樣子。

現在市面上流傳的「半兩錢」經過歲月的磨損,已經很少有8克重量的了。

漢朝很多制度都是沿用秦朝的,錢幣制度也是如此,所以,「秦半兩」依然是漢朝初年的主力貨幣。

但隨著經濟的復甦、物價的平穩,「秦半兩」在具體使用中,越來越多的人感到錢太「重」了。

簡單的說,就是幣值太大了,就好比一個「秦半兩」是一張十元的鈔票,可很多貨物的單價只有幾塊錢。

劉邦下令鑄造「莢錢」,因為錢的方孔太大,周邊像四片榆錢,所以又被稱為「榆莢錢」。

「莢錢」法定重量應該是3銖,也就是2克左右,但因為漢朝不禁止私人鑄幣,所以「莢錢」越鑄越小,有的甚至連1銖的重量也沒有。

Advertisements

「莢錢」的偷工減料導致了通貨膨脹、物價飛漲。

到了呂后執政的時候,一代女主希望改變這一狀況,開始鑄造「八銖錢」,希望用實打實的貨幣重量挽回經濟上的危局。

體大肉薄的「八銖錢」流通之後,問題又來了,一方面錢還是太「重」,價值過高,對小額貿易極端不便;另一方面,有些貴族支持的商人把「八銖錢」融化了,自行鑄造可以盈利的「莢錢」。

折騰了四年,呂后又下令開鑄「五分錢」。

「五分錢」是五分之一兩的意思,也就是2.4銖,其實是「莢錢」的新版。

到了漢文帝時代,劉恆又來添亂,鑄造「四銖錢」,又被稱為「漢半兩」,一直沿用了四十年。

「四銖錢」還是比較實誠的,但依然擋不住奸商的腦洞,他們讓人用銼刀一個一個地從四銖錢上銼刮銅屑,然後再用銼下的銅屑鑄造新的錢幣,結果就是市面上流通的「四銖錢」被越銼越薄,不斷「瘦身」。

經年累月,又是通貨膨脹。

有人會說,不是挺正常的嗎?政府總是和姦商在鬥爭啊。

大嘴再說一個事實,大家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當時,市面上的流通貨幣包括了「秦半兩」、「榆莢錢」、「八銖錢」、「五分錢」、「漢半兩」,其中有官方鑄造的,也有私人鑄造的,其中有的貨幣被廢止了,但回收工作並不徹底,依然在市面流通。

最重要的是,這些錢幣的表面統統印著「半兩」!

這是什麼操作?讓老百姓自己換算?

從重到輕,從輕到重,三個大BOSS來回折騰,實在太亂了。

這種亂七八糟的情況一直到漢武帝時代才得以改變,漢武帝改革幣制,鑄「五銖錢」,並且在打假、回收舊幣上花了大力氣,各式各樣的「半兩錢」才終於退出歷史舞台。

挺有意思的。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