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與戰爭:始於諾貝爾家族的俄國石油工業

始於諾貝爾家族的俄國石油工業

俄羅斯石油工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晚期,最早在俄國建立石油工業的則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發明炸藥的諾貝爾兄弟。諾貝爾兄弟的父親叫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一個生活不怎麼富裕但卻有一肚子發明的瑞典人。

1837年,伊曼紐爾來到俄國發展自己的事業,當時沙皇為了應對英國的威脅,正在積極擴軍備戰。伊曼紐爾發明了一種新型水雷,並設法把它推薦給了沙皇。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軍隊正是通過伊曼紐爾發明的水雷,把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擋在了克列斯塔要塞之外。為此,伊曼紐爾得到了沙皇頒發的金制帝國勳章,諾貝爾家族從此算是徹底翻了身。

憑藉皇室的賞識,伊曼紐爾在俄國的上層社會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人脈。諾貝爾家族開始設立工廠,主要業務是船舶動力和機器製造。最後,步入晚年的伊曼紐爾選擇了落葉歸根——回到了瑞典。

Advertisements

老伊曼紐爾共有四個兒子,小兒子早夭並沒有太多記載,剩下的三個兒子分別是老大羅伯特(Robert)、老二路德維格(Ludwig)和老三艾爾弗雷德(Alfred)。他們兄弟三人從小跟著父親在俄國長大,能講一口流利的俄語。在老伊曼紐爾返回瑞典后,大兒子羅伯特在芬蘭的赫爾辛基經營煤化油工廠,老二路德維格在芬蘭搞軍工廠,而小兒子艾爾弗雷德,則正是黃色炸藥的發明者。

19世紀後期,諾貝爾三兄弟已經在各自的研究領域混得風生水起,但這還只是開始,不久之後,這個家族將因為一塊俄國的土地,最終成為可以左右整個歐洲局勢的豪族。這塊土地就是位於現在亞塞拜然共和國的巴庫。

在歷史上巴庫是波斯拜火教的聖地,因為這裡的地下會冒出「天火」——其實就是地下天然氣散發出來后出現了自燃。在公元9世紀,人們就在巴庫發現了石油,由於埋藏得非常淺,靠手工就可以挖到。當時人們主要是用石油來點燈,此外還有人認為把石油敷在身上可以治病。到16世紀的時候,巴庫的石油買賣有了一定的規模,人們把石油挖出來后裝入皮囊,用驢子運到中東賣給阿拉伯人。

Advertisements

1723年,圍繞著亞塞拜然的歸屬,沙俄和當時的波斯帝國開始了長達近百年的爭奪戰。1813年,在打了整整90年之後,亞塞拜然最終歸屬了沙俄。

沙俄得到亞塞拜然的時候,石油對人類的價值還不明顯。俄國政府以四年為一期把巴庫的產油區分片承包給各國來的商人,以此賺些算不上很可觀的租金。

而到了1873年,沙俄政府的策略完全改變了。克里米亞戰爭之後,俄國急需大量的資金解決政府的財政問題,所以就模仿當時美國的機制,對當地的資源開採權進行拍賣,拍得者將獲得當地資源的勘探、開採權,有效期長達數十年。

當時巴庫已經打出了第一口高產油井。此時,隨著燃油發動機的出現,人們已經開始逐漸認識到石油的巨大價值——這東西不僅能拿來點燈,而且很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一種新型燃料。

[註釋]也正是在1873年,路德維格的軍工廠接到俄國政府的一筆大訂單——45萬支步槍。那個時候生產步槍需要用到大量的胡桃木,於是路德維格就請哥哥羅伯特到俄國的高加索地區去採購所需的這批木材。羅伯特到高加索搜羅了半天,還是沒有湊到足夠的木頭,卻發現很多商人都在往亞塞拜然的巴庫跑——大夥都在競拍當地的油田。羅伯特來不及和弟弟商量,果斷用身上帶的原本用於買木材的25000盧布,在巴庫購買了一座位於布萊克湯的煉油廠。一切辦妥后,羅伯特才回去說服了兩個兄弟。

1879年,諾貝爾三兄弟在俄羅斯註冊成立了第一家石油公司——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為了便於運輸,諾貝爾兄弟在俄國修建了第一條輸油管道。此外,1878年諾貝爾公司在瑞典定製了世界上第一條散裝油輪——索羅阿斯特號,用於裏海的石油運輸。

到了20世紀初期,油將代替煤成為新主要燃料,這已經是毋庸置疑的大趨勢。在這個大背景下,1906年,英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和諾貝爾家族在石油領域實現了聯手,這兩大家族又一道與英國的皇家荷蘭殼牌公司結成了歐洲石油同盟。對比跨越大西洋從美國或者墨西哥購買石油,從俄國進口石油的運輸距離顯然要短得多,而且巴庫地區開採的石油品質更好。這樣一來,原本由美國資本壟斷的歐洲石油市場,開始面臨歐洲石油資本強有力的挑戰。

[註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標準石油公司一度想收購諾貝爾公司,但馬上遭到了對方的拒絕。標準的東家洛克菲勒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企圖以低價傾銷的方式衝垮歐洲石油集團,這場美歐之間的石油價格戰最終以兩敗俱傷的局面宣告收場。最終,在1910年美歐兩方達成了市場分割協議,標準石油公司佔有歐洲75%的市場份額,歐洲集團佔20%,其餘5%留給其他的公司。這樣一來,諾貝爾家族在歐洲石油產業的地位算是完全穩固了下來,成了名副其實的石油大王。

可是好景不長,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宣布將把帝國主義在俄國境內的資產全部收歸國有。諾貝爾家族的成員因此全都跑到了英國,在那裡坐等局勢逆轉——由於企業主敲骨吸髓式的壓榨,在當時的歐洲,工人起義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這些起義最終無一不是在資本家的武力鎮壓下以失敗告終,沙俄就是因為在歐洲地區四處鎮壓工人起義,一度獲得了「歐洲憲兵」的頭銜。因此,歐洲的資本集團在當時普遍認為十月革命不過是又一個「小插曲」而已。

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外的干涉軍很快就如期而至。[註釋]在這段時期,巴庫一度被英、法、土耳其的干涉軍佔領。出乎歐洲上流社會的預料,布爾什維克政權在列強的聯合干涉下最終頑強地生存了下來。1920年4月,紅軍重新解放了巴庫,並且兌現了當初的承諾,將當地的石油工業收歸國有。由於諾貝爾公司的上層戰爭期間同外國干涉軍裡應外合,很多高管在戰後以間諜罪被俄國政府逮捕[註釋]。

這時候諾貝爾家族們就面臨一個問題:在俄國這麼多年的經營很可能全部賠掉,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是找人接盤。雖然對俄國的武裝干涉以失敗告終,但當時歐、美的政界和商界依舊普遍認為,俄國的紅色政權是無法長期存在的,等到蘇維埃政府倒台,當初他們被沒收的資產照樣會被收回來——這種認識之下,工人運動在當時的歐洲此起彼伏也就不足為奇了。很快,諾貝爾兄弟找到了以前的老冤家,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在此之前,標準石油遭到了拆分,新澤西標準石油是拆分的產物之一),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協議。新澤西標準石油以1400萬美元的價格購得諾貝爾公司一半的股份,成為控股方。這就意味著,假如蘇維埃政權垮掉,美國人就將控制俄羅斯1/3的石油生產、40%的煉油能力和60%的國內石油市場,在工業時代,這就等於是控制了俄國的命脈——戰略產業假手於人就是這個下場,只要價格合適,對方隨時可以把你的命脈當商品賣掉。

當然,出乎幾乎所有人的預料,在強敵環視的情況下,列寧帶著布爾什維克竟然挺過來了。這樣一來,美國人不但什麼都沒有得到,還白白的替諾貝爾家族分擔了至少一半的損失。到此還不算完,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建立之後,諾貝爾公司和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又拉著皇家荷蘭殼牌集團一道,組成聯合陣線,先後拉了十幾家國際資本集團近來,要求蘇聯政府對他們進行「賠償」。這一次攻勢很輕易地被蘇聯外交部門化解,諾貝爾家族又碰了一鼻子灰。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