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應選擇哪種人工晶體?

白內障是常見的致盲性眼病。目前最主流的治療方法就是超聲乳化吸除混濁的晶狀體,再植入一個人工晶狀體。這個手術目前開展極廣,效果也越來越好。要使患者從失明到能看見,還能看得清楚,就要歸功於這枚小小的人工晶體了。

但產品有很多種,應該如何選擇呢?

球面還是非球面

人眼中的晶狀體,正常情況下是透明的,光線通過它及一些屈光間質到達視網膜,才能清晰成像。一旦晶狀體由於某些原因發生混濁,就會導致視物模糊,甚至變盲。簡單地說,手術的原理在於將渾濁的晶狀體置換為人工晶狀體,使之恢復透明。

晶體一開始設計時都是球面的,隨著技術更新換代,才過渡到非球面。

球面鏡由於軸心部位和周邊部位折射的光稍有偏差,成像質量也較差,這在暗夜裡瞳孔散大后更為明顯,甚至會出現炫光、視力下降等情況;而非球面更像人本來的晶狀體。醫生常喜歡用標清和高清的區別來比喻球面和非球面的差別。

Advertisements

當然,非球面晶體也當然更貴一些。如經濟上允許,則選擇非球面晶體更佳。但凡事無絕對,如果本身有眼底病變,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那麼光線投射到視網膜后的感光過程本身就已經損害。就像顯示器比較陳舊,那麼選擇高清或標清的電影來播放的差別也就不大了,這時候可以選擇便宜一點的球面晶體。

單焦,雙焦還是多焦

人正常的晶狀體可隨附著肌肉的調節而變厚或變薄,可以靈活變動焦點。但植入的人工晶體可就沒有這麼大的本事了,人工晶體的焦點是固定的。

目前上最最常用的人工晶體是單焦的,也就是只有一個焦點,植入后或遠或近只能有一處能看清,另一處則需戴眼鏡,遠近不可兼得。看東西也就像自帶定焦大光圈,能看見前景虛化或背景虛化的樣子。

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患者需求的提高,市面上出現了非單焦的人工晶體。雙焦晶體在看近(閱讀距離)和看遠(大約5米以上)時比較清晰,但在中等距離(如看電視等)則稍遜一些。多焦晶體則實現了遠-中-近各處視物聚焦。

Advertisements

多焦晶體原理比較複雜,看似也一勞永逸,但實際上非那麼完美。首先,其晶體價格就貴了好幾倍;其次,屈光測量是存在誤差的,大部分人裝上多焦點人工晶體之後,身體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適應已經被設定好的焦點。

關鍵的是,並非所有人都能裝多焦晶體。例如,嚴重的角膜病變、大散光、黃斑變性、囊袋不穩定等,都不建議選擇多焦產品。

是否要留近視

如果您對之前的問題心中已然有了答案,那下來就得考慮要植入多少度的晶體了。因為這才是影響術后屈光度和視物效果的直接因素。

其實,很多患者心中都有疑惑:既然做了手術,不就希望手術之後看東西清晰嗎,為什麼要故意留下「近視」?就算原有近視,這次也一併解決了不就行了?

非也,這是因為人工晶體並不能隨意調節。對於很多老人家,平時不經常看書或看手機,對近距離視物沒有太高要求,所以醫生也會建議不留近視,怎麼正視怎麼來。由於被固定在這個位置,就相當於老花眼了。當患者需要看近距離的東西的時候,就得帶一個200-300度的老花鏡;有些醫生會保留低度近視(100度),這樣一來,看遠雖稍欠清晰,但這麼低度也絕對不會對生活造成干擾,而看近時戴一個度數很低的老花鏡(100-200度)就舒服多了。

但有些年輕的白內障患者還要學習和工作,近距離作業是常態,這時候醫生可能就會建議保留多一點近視(300度),這樣一來,看書看電腦就非常方便,但是看遠的時候就模糊了,這時候就得戴一個近視眼鏡了。

正視和近視並不是絕對對立的狀態,而是相互延續的;戴鏡與否也不是絕對對立的,而眼鏡度數也有深淺。術后一段時間后,等眼部結構恢復穩定,再進行驗光,這時候再最終確定要帶多少度的眼鏡。

看來,術前考慮清楚平時的用眼習慣,根據個體差異來選擇人工晶體十分重要。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