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燥便秘的「剋星」—葯食同源之郁李仁(第九十二期)

郁李仁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別稱山梅子、小李仁。郁子,郁里仁,李仁肉。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下品。在《名醫別錄》中也有記載:「生高山川穀及丘陵上。」陶弘景也曾說道:「山野處處有,子熟赤色,亦可啖之。」現在發現郁李仁多生長在向陽山坡、路旁或小灌木叢中。

在《蜀本草》中就有記載:「樹高五六尺,葉花及樹並似大李,惟子小若櫻桃,甘酸。」

【性味】: 性平,味辛、苦、甘。

【歸經】:歸脾、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潤燥滑腸,下氣,利水。用於津枯腸燥、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郁李仁的功效與作用

1、瀉下作用

郁李仁所含郁李仁甙對實驗動物有強烈瀉下作用。其瀉下作用機制類似番瀉甙,均屬大腸性瀉劑。但亦有實驗證明,郁李仁水提取物及其脂肪油給小鼠灌胃有極顯著的促進小腸運動作用,郁李仁種子的50%水煎劑能明顯縮短燥結型便秘模型小鼠排便時間,排便次數明顯增加。

Advertisements

2、抗炎和鎮痛作用

從郁李仁中提得的蛋白質成分IR-A和IR-B靜脈給葯有抗炎和鎮痛作用。對角叉菜膠性足趾腫脹,IR-A的抑制作用EB為14.8mg/kg;IR-B為0.7mg/kg。此外,小鼠扭體法表明IR-A和IR-B在5mg/kg靜脈注射時都具有明顯鎮痛作用。IR-A和IR-B從郁李仁中提取的得率分別為3%和0.4%。

郁李仁的營養價值

郁李種子含苦杏仁甙、脂肪油58.3%~74.2%、揮發性有機酸、粗蛋白質、纖維素、澱粉、油酸.尚含植物甾醇、維生素B1.由郁李果實中離析得郁李糖甙(Prunuside)、熊果酸(Ursolic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 chuicacid)、阿弗則林(Afzelin)、山柰甙(Kaempferi-trin)、營實甙(Multiflorin)、營實糖甙(Multinoside)。莖皮含鞣質、纖維素.葉含維生素C.歐李果實含果糖。

Advertisements

各家論述

1.《本草綱目》:郁李仁甘苦而潤,其性降,故能下氣利水。按《宋史·錢乙傳》雲,一乳婦因悸而病,既愈,目張不得瞑。乙曰,煮郁李酒飲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內連肝膽,恐則氣結,郁李去結,隨酒入膽,結去,目則能瞑矣。此蓋得肯綮之妙者也。

2.《本草經疏》:郁李仁,主大腹水腫,面目四肢浮腫者,《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又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脾虛而濕熱客之,則小腸不利,水氣泛溢於面目四肢,辛苦能潤熱結,降下善導癃閉,小便利則水氣悉從之而出矣。郁李仁,性專降下,善導大腸燥結,利周身水氣,然而下后多令人津液虧損,燥結愈甚,乃治標救急之葯。

3.《本草新編》:郁李仁,入肝、膽二經,去頭風之痛。又入肺,止鼻淵之流涕。消浮腫,利小便,通關格,破血潤燥,又其餘技。雖非常施之品,實為解急之需。關膈之症,最難開關,郁李仁善入肝,以調逆氣,故能達上下,不可不備也。

4.《本草求真》:郁仁李,世人多合胡麻同用,以為潤燥通便之需,然胡麻功止潤燥、暖中、活血,非若郁仁性潤,其味辛甘與苦,而能入脾下氣,行氣破血之劑也。故凡水腫癃急便閉,關格不通,得此體潤則滑,味辛則散,味苦則降,與胡麻實異,而又可以相須為用。

5.《神農本草經》:主大腹水腫,面目、四肢浮腫,利小便水道。

6.《藥性論》:治腸中結氣,關格不通。

7.《食療本草》:破癖氣,下四肢水。

8.《日華子本草》:通泄五臟,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膿,消宿食,下氣。

9.《珍珠囊》:破血潤燥。

10.李杲:專治大腸氣滯,燥澀不通。

11.《本草再新》:行水下氣,破血消腫,通關節,治眼長翳

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藥食同源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使用。

文章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