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安神的藥草,可以美容的食療方(下)

上集介紹了一些可以養心安神的食物,下集為您介紹的是一些中藥材以及使用它們食療的方法:

荷葉——祛火還養心

別名:蘧、荷錢、芙蓉、藕花水芙蓉等。

性味歸經:味苦,性平。歸肝、脾、胃經。

禁忌:體質虛弱者慎用。

  • 功效解讀

1.降壓降脂:荷葉中的有效成分可使脂肪持續代謝出體外,能量消耗加快,脂肪燃燒速度加快1倍,快速消除小腹贅肉。

2.疏通經絡、減脂排毒:荷葉鹼能密布人體腸壁上,形成一層脂肪隔離膜,阻止脂肪吸收,防止脂肪堆積。有效打通人體各類代謝通路,清除自由基,調節臟腑功能。

3.調養瀉火、利循環:荷葉鹼具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熱養神的功效,調節內分泌,改善人體微循環。

  • 經典集解

《本草綱目》記載荷葉:「生髮元氣,裨助脾胃,澀精濁,散瘀血,清水腫、癰腫,發痘瘡。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崩中、產後惡血、損傷敗血。」證治要訣》記載荷葉:「荷葉服之,令人瘦劣,單服可以消陽水水腫之氣。」

  • 食療指南

1.減肥降脂

用料:千荷葉適量。

製法與用法:把干荷葉撕成小片,放入大茶杯中用15-30毫升開水泡15分鐘,出茶色即可。每天2次,飯前飲用,連服1個月,即會有效果。

2.清涼解暑

用料:荷葉15克,金銀花10克,竹葉心6克。

製法與用法:將荷葉、金銀花竹葉心等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后即可飲用。

3.祛痰濕

用料:干荷葉、陳皮各適量。

製法與用法:取15~30克荷葉和10~20克陳皮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15~30分鐘,至出茶色、陳皮出香氣即可。可以多次沖泡,至陳皮沒有味道為止,連服1~2個月即會有效果。

4.益脾養胃

用料:荷葉15克,陳皮6克,粳米150克。

製法與用法:先把粳米加水放入鍋中煮,等到米快熟時,再在飯上放上荷葉、陳皮,蒸到飯熟即可。

  • 荷葉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克(鮮品15~30克);荷葉炭3~6克,或入丸、散。外用:取適量,搗敷或者煎水洗。

用法禁忌

1.凡上焦邪盛,治宜清降者,切不可用荷葉。(《隨息居飲食譜》)

2.荷葉升散消耗,體虛者禁荷葉。(《本草從新

3荷葉畏桐油、茯苓。(《本草綱目

4.荷葉性味寒涼,宜少食。

珍珠——鎮心安神

別名:真珠、珠子、蚌珠、濂珠等。

性味歸經:味甘、咸,性寒。歸心、肝經。

  • 功效解讀

1.寧心安神:珍珠性寒,《本草綱目》記載珍珠能「墜痰,除面斑,止瀉;除小兒驚熱,安魂魄」,祛除風邪。

2.美容養顏:珍珠味咸,性寒而無毒,有鎮心點目之功效。用珍珠研粉塗面,可滋潤臉部皮膚,使之光滑潔白。

3.軟堅散結:珍珠性寒,味甘、咸,研粉可治療結腫、包塊、痰火等症。

  • 經典集解

《海葯本草》記載珍珠:「主明目,除面黯,止泄。合知母療煩熱消渴,以左纏根治小兒黑麩豆瘡入眼。」

《本草匯言》記載:「鎮心,定志,安魂,解結毒,化惡瘡,收內潰破爛。」

  • 食療指南

1.清肝明目

用料:珍珠粉1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

製法與用法:將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珍珠粉、白糖等,煮至粥熟即可。

2.補血益肝

用料:珍珠粉1份,蜂蜜適量,黃精2份,枸杞子2份,黃芪3份。

製法與用法:一起煮沸40分鐘,去渣,加入珍珠粉及蜂蜜,即可。

3.潤膚美容

用料:珍珠粉2克,菱角100克,冰糖25克。

製法與用法:先將菱角蒸熟,去殼,剁碎;冰糖研粉。再將珍珠粉、冰糖、菱角同放燉鍋內,加清水30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轉用小火煮25分鐘即可。

4.美容養顏

用料:珍珠1克,蜂蜜5克。

製法與用法:將珍珠研粉,加入蜂蜜,用開水調服即可。

  • 珍珠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0.3-2克,多入丸、散,不入湯劑。

外用:適量,研末干撒、點眼或吹喉。

用法禁忌:

1.如果長期服用珍珠粉,可以會引起消化不良、腹瀉、四肢發冷、面色蠟黃等寒邪傷正的癥狀。所以女性不宜長期服用。

2.體質偏寒、胃寒和結石症患者不適合服用珍珠粉。

3.珍珠粉不宜與草酸類食物(如菠菜)同食,以免引髮結石。珍珠粉性涼,所以女性在月經期間宜停用,孕婦與脾胃虛寒者慎用。過敏體質者,尤其是已經發現對珍珠過敏者,應忌用。

酸棗仁——養心安神

別名:棗仁、山棗仁、酸棗核、野棗仁、刺酸棗等。

性味歸經味甘、酸、性平。歸心肝、膽經。

  • 功效解讀

1.養心安神:酸棗仁味酸收斂,甘酸化陰,主入心、肝。適於肝血不足、虛煩不眠及體虛多汗、津傷口渴之症。

2.益陰斂汗:可治療自汗、盜汗。

  • 經典集解

《本草綱目》記載酸棗仁:「甘而潤,故用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證生用療膽熱好眠。」

《名醫別錄》記載酸棗仁:「生河東叫澤,八月采實,陰乾。」

《開寶本草》記載酸棗仁:「此乃棘實,更非他物。若謂是大棗味酸者,全非也。」

《神農本草經》記載酸棗仁:「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疼,濕痹。」

《本草再新》記載酸棗仁:「平肝理氣,潤肺養陰,溫中利濕,斂氣止汗,益志,聰耳明目。」

  • 食療指南

1.治療失眠健忘

用料:酸棗仁3~5克。

製法與用法:煎湯或煮粥或研末服,每次3~5克。需持續1個月左右。

2.滋養安神

用料:酸棗仁10克,生地黃15克,粳米100克。

製法與用法:把酸棗仁和生地黃用水煎取汁,與粳米一起煮成粥即可。

3.補心益氣

用料:酸棗仁15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製法與用法:先把酸棗仁搗碎,並且用紗布袋包起來,再與粳米一起放進砂鍋里,接著加入500毫升的水,開火煮至米爛湯稠為止。最後去掉紗布袋,加入適量的紅糖,蓋緊鍋蓋,悶大約5分鐘即可食用。

  • 酸棗仁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煮粥6-15克;研末,每次3-5克,或入丸、散。

用法禁忌:凡有實邪鬱火及患有滑泄症者慎服。

柏子仁

柏子仁——養心安神

別名:柏實、柏子、柏仁、側柏子、柏麥、柏子仁霜、香柏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心、腎、大腸經。

  • 功效解讀

  1. 養心安神:柏子仁味甘質潤,藥性平和,主入心經,具有養心安神之功效。

  2. 潤腸通便:柏子仁質潤,富含油脂,有潤腸通便之功。

  3. 止盜汗:柏子仁可止盜汗,治療血虛有火、月經耗損。

  • 經典集解

《本草綱目》記載柏子仁:「養心氣,潤腎燥,安魂定神,益智寧神。」

《本草正義》記載柏子仁:「氣味清香,性多潤滑,雖滋陰養血之佳劑,若欲培補根本,乃非清品之所長。「

《本草備要》記載柏子仁:「凡補脾葯多燥,柏子仁潤葯而香能舒脾,燥脾葯中兼用最良。」

《神農本草經》記載柏子仁:「味甘平,主驚悸、安五臟,益氣、除風濕痹,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

  • 食療指南

1.養心安神

用料:柏子仁10~15克,粳米50~100克,蜂蜜適量。

製法與用法:柏子仁去皮、殼及雜質,搗爛,與粳米放在一起煮粥,等到粥快要熟的時候,加入蜂蜜,稍煮一會即可食用。每天服2次,2~3天為1個療程。

2.治療便秘

用料:三仁丸、柏子仁各9克,火麻仁9克,甜杏仁9克。

製法與用法:將上述材料用水煎服。

3.潤腸通便

用料:柏子仁10~15克。

製法與用法:將柏子仁煎服即可。

4.治療失眠

用料:柏子仁6克,酸棗仁9克,遠志9克,麥冬9克,當歸12克,白芍9克,生地黃12克,黃連1.5克,党參12克,黃芪12克,甘草3克。

製法與用法:將上述藥材用水煎服。

  • 柏子仁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克;便溏者制霜用;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

用法禁忌

1容易走油變質,藥材不適宜曝晒西。

2便溏及痰多者不宜用。

當歸——安神活血

別名:干歸、山蘄、白蘄、文無、秦哪馬尾歸等。

性味歸經: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

  • 經典集解

《本草彙編》記載當歸:「當歸治頭痛,酒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調末服,取其濁而半沉半浮也。

《本草匯言》記載當歸:「諸病夜甚者,血病也宜用之。諸病虛冷者,陽無所附也,宜用之。」

《本草正義》記載當歸:「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葯,亦血中之聖葯也。大約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營養血,補氣生精,安五臟,強形體,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

  • 食療指南

1.補血

用料紅蟹約750克,當歸10克,黃芪50克,枸杞子50克,杜仲50克,黑棗100克,米酒250克,清水適量。

製法與用法:將紅蟹洗凈、起殼、去鰓,切塊備用。再將切好的紅蟹放入鍋內,加入當歸、黃芪、枸杞子、杜仲、黑棗及適量清水,最後加入米酒,用文火燜煮約1小時即可。

2.安神活血

用料:党參20克,當歸12克,鮮豬心1個,蔥、姜、蒜、鹽、料酒各適量。

製法與用法:將豬心剖開、洗凈,再將党參、當歸放入豬心,加上蔥、姜、蒜、料酒,然後上鍋蒸煮。煮熟后,去渣加鹽即可。

3.驅寒鎮痛

用料:豬瘦肉150克,黃芪、生薑各20克,當歸、防風各10克,大棗4顆,鹽適量。

製法與用法:將當歸、防風、黃芪洗凈;大棗洗凈、去核;生薑洗凈、切片。再將豬瘦肉洗凈、切塊。最後將所有材料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90分鐘,出鍋調味即可。

4.補氣養血

用料:當歸12克,三七8克,烏骨雞肉250克,鹽5克,味精3克,醬油2毫升,油5克。

製法與用法:將當歸、三七洗凈剁碎,再將洗凈剁塊的烏骨雞肉煮5分鐘后取出過冷水,最後將所有食材文火慢燉3小時,出鍋調味即可。

  • 當歸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克;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

用法禁忌

1.濕阻中滿及大便溏泄者慎用。

2.服藥期間忌食寒涼、生冷食物。

3.月經過多者、感冒者不宜服用本葯。

遠志——養心安神

別名:葽繞、蕀蒬、細草、小雞腿、小雞眼、小草根等。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溫。歸心、肺、腎經。

  • 功效解讀

1.寧心安神:遠志入葯可滋養心血,壓驚寧心。配藥茯神、酸棗仁等。

2.祛痰開竅:通心脈,利痰迷清竅等症,為噁心性祛痰葯

3.解毒消腫:用水煎黃取濃汁,去渣重煎,令其汁濃若薄糊,敷於腫痛瘡

瘍及乳癰,治療效果顯著。

  • 經典集解

《神農本草經》記載遠志:「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

《藥性論》記載遠志:」治心神健忘,堅壯陽道,主夢邪。」

《本草正義》記載遠志:「遠志,功專心腎,故可鎮心止驚,辟邪安夢,壯陽益精,強志助力。以其氣升,故同人蔘、甘草、酸棗仁,極能舉陷攝精,交接水火。」

  • 食療指南

1.安神

用料:蝦殼25克,酸棗仁15克,遠志10克。

製法與用法:將蝦殼洗凈,酸棗洗凈、去核,再將蝦殼、酸棗仁、遠志一起加水煎煮30分鐘,即可。

2.去痰開竅

用料:遠志肉10克,酸棗仁10克,粳米50克。

製法與用法:將遠志、酸棗仁、粳米洗凈。將粳米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煮沸,然後放入遠志、酸棗仁,用小火熬成粥熟即可。

3.利肺祛痰

用料:魚腥草30克,地龍、遠志各10克,藿香、薄荷、甘草各10克,人蔘5克。

製法與用法:將魚腥草洗凈,地龍、遠志研未包好,人蔘切段,再將所有原料加水用大火煮沸,然後轉小火燉煮3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調味。

  • 遠志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酒調敷。

用法禁忌

濕阻中滿及大便溏泄者慎用。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