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寫作素材:中醫學的理論體系

中國醫藥學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長期同疾病作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並發展成為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我國就產生了醫學理論專著《黃帝內經》。該書包括《素問》和《靈樞》兩個部分,共18卷,162篇;它系統地總結了古代的醫學成就和治療經驗,運用我國古代的唯物論和古代的辯證法思想,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等方面作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系統的中醫學理論體系。這套理論體系所反映的學術觀點和理論原則,成為「醫家之宗」,二千多年來,一直有效地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

我國到了戰國時期,已具備了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三個條件。

1、戰國以前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實踐經驗的積累。人類自有生活,也就開始有醫療實踐,漫長時期的醫療經驗積累,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豐富的實踐基礎。

對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入。我國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進入奴隸社會以後,人們對疾病的認識隨著醫療實踐的增多而不斷發展。在殷代,根據甲骨文的考證表明,除了部分疾病給予專門病名或以疾病命名(如瘧,疥、齲、蠱、下痢等)以外,大部分還比較簡單籠統地按疾病的部位命名,如疾首、疾目、疾耳、疾鼻、疾身等。到了西周、春秋時代,對疾病的認識又有了深化。根據《山海經》的記載,這一時期已有疸、痹、風、瘧、癰,疥、痔、癭、瘕、狂、疫等病名23種,並有腹痛,嗌痛,嘔、聾等癥狀12種。 1973年底,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書中除正題52種以外,文中還提到不少病名,共計約103個。而在《易》、《書》、 《詩》等十三經中有關醫療病症的名稱,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80餘種。說明在當時已積累了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而對疾病的認識也不斷得到加深。

治療疾病的方法不斷豐富。在戰國以前,隨著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在治療方法上也取得了不少進展,主要表現在藥物,針砭,艾灸、湯液、醪醴(湯液醪醴:指用五穀釀造的各種子類型的藥酒。湯液有二個意思,這裡指清酒。其他場合指湯濟。醪醴作勞里,醪指濁酒,醴指甜酒,都是酒與渣在一起的酒)、導引(古代的一種健身法)等方面。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勞動的同時,就進行著與疾病作鬥爭的實踐,他們在尋找和識別食物的過程中,從某些植物可作食用,或食后可以緩解某些疾病的痛苦中,逐步積累了藥物治病的知識。如《淮南子、修務訓》記載的「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就生動地反映了當時對藥物治病的實踐研究。人們在狩獵過程中也逐漸積累了使用動物葯治療疾病的經驗。公元前的不少文獻,如《詩經》, 《山海經》、 《離騷》等書中已記載了很多動植物和藥物學資料, 《山海經》中有杜衡食之已癭,楝食之已痔,萆荔食之已心痛等記載,據初步統計,書中供藥用的有動物六十四種,植物四十九種,而如芎,蘼蕪,芍藥,門冬等因未載明作用,還未列入統計數字. 《五十二病方》書中所用藥物,包括礦物、植物、動物共約247種。石器時代,在使用石器作勞動工具過程中,逐漸發現某些工具可以治病,如砭石、石針等,這就是針刺法和外科手術的萌芽。《帝王世紀》載「伏犧氏……乃嘗味百葯而制九針,以拯夭枉焉。」《路史》也有『伏犧嘗草制砭』的記載。 《山海經、東山經》還記載:「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1963年內蒙多倫旗頭道窪出土一枚砭石,一端可切癰腫,另一端用作針刺。考古學上還發現在山頂洞人時代就已有了帶孔的骨針。均使砭、針治病有了可靠的證據。隨著冶鍊技術的提高和鐵器的出現,針具也得到了改進。人類在用火的過程中,不僅認識到火可以煮熟食物,並可烤火禦寒,感到舒適,減輕或緩解某些局部疼痛,這就是艾灸法,溫熨法的起源。春秋時代,針灸盛行,而針灸療法應用於臨床,又為經絡學說的產生奠定了實踐基礎。湯液、醪醴的治療方法,也很早就出現了。相傳伊尹始創湯液,一般認為湯液來源於食物烹調,古代文獻記載伊尹善烹調, 《史記·湯本紀》載:「伊尹名阿衡,……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 《甲乙經》載: 「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說明人們把熟食的經驗逐漸運用到藥物配製和加工上來,從而發明了湯液,即藥物煎劑之始。至於醪醴,是一種穀物經過釀製而成的酒、渣混和的飲料,如今之醪糟,古當藥用。從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陶制的酒器,說明最晚在夏代已有釀酒,隨之而有藥酒的發明。此外,遠古時代,人們為了慶祝狩獵的勝利,常常學著動物跳躍、飛翔等恣態,蹁蹁起舞,從而使某些病痛得以解除,後來發展為導引術,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 《呂氏春秋·古樂篇》說: 「昔陶唐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這不僅說明水濕的環境易生「筋骨瑟縮」的疾病,而且已經發明了用舞蹈來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了。到春秋戰國時代,發展成為很盛行的導引練功法。1973年底,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批醫學資料中,有一幅工筆彩繪的導引圖,描繪有40多個各種姿式的圖像,而且有的圖像還標以名目,或說明其形象,或說明其作用,如「鷂背」,「熊經」, 「引煩」,「引聾」等。說明導引術在春秋戰國時期,正在不斷發展。

醫學的分科和專業醫生的出現。據《周禮·天官》的記載,我國到了周代,就有食醫(營養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的醫學分科了。 《左傳》記載了春秋時代出現了著名的醫和、醫緩等以治病為職業的專業醫生,公元前582年秦醫醫緩曾給晉候診病,公元前541年秦醫醫和曾給晉候診病。有關文獻還記載戰國時代的醫學家有醫竘、文贄和扁鵲等。 《屍子》記載醫竘是秦國的良醫,據說曾「為宣王割痤,為惠王割痔,皆愈。」又給張子治「背腫」,也治好了。可見是一個外科醫生。 《呂氏春秋·至忠篇》記載宋國醫生文贄,他用激怒的辦法給齊閔王治病,結果病治好了。他卻被齊閔王烹死。這一時期最著名的醫學家是扁鵲。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姓秦名越人,又號盧醫, 「渤海郡鄭人」他是一個周遊列國的專業醫生,齊、趙,周、秦都去過。他在趙為「帶下醫」,在周為「耳目痹醫」,在秦為「小兒醫」。他的醫療事迹,有望見齊桓候而預知其病的故事,有治療虢太子屍厥病的故事。此外, 《戰國策》記載他用砭石給秦武王割除面部疾病的故事, 《列子·湯問篇》記載他給公扈和齊嬰二人互換心臟的故事。 《漢書,藝文志》還有《扁鵲內經》和《外經》的著錄。西漢初年的淳于意就提到從他老師接受過「黃帝扁鵲之脈書」的話,王叔和《脈經》中也有《扁鵲論脈》的引文,唐代《千金方》和《外台秘要》中亦有所徵引。現在流傳的《難經》也題名為扁鵲所著。可見他不但是個醫生,而且也是一個醫學著作家。

2、古代自然科學多方面的滲透。高度發展的古代自然科學。如天文、曆法、氣象、農業、數學等多方面知識對中醫學的滲透和影響,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另一個重要條件。

我國是天文學發達較早的一個國家。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無論是農耕,游牧或浮海為生的民族,為了生活和生產的需要,必須首先了解方位,曆數和氣象的變易,認識星宿和太陽的位置,從四季的變化而安排其生活,這正是天文學成為最早發達的科學的原因。空間和時間是天文學觀察和研究的對象,我國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文獻《屍子》中已經對它下了明確的界說,「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日宙。」當然,其認識的時代,還遠遠早於文獻記載的時期。而西方則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還只有「三元空間」的概念。二十八宿的認識,發源於我國,這從殷墟甲骨文中可以證明,亦為國外學者所公認。

天文學的發達,同時也推動了曆法學的進展。陽曆的發明,過去總以為是由西洋傳入的。其實,我國在三千年前已早有認識。 《書經·堯典》說: 「綦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所謂「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陽曆年。 「以閏月定四時成歲」,乃陰陽曆並用。 《竺可楨文集》提到我國在春秋中葉,已知道十九年七閏的方法、 日本新城新藏氏並推斷我國在公元前七世紀已能利用土圭來觀察日影,以定冬至和夏至的方法。故在《孟子、離婁》中有「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苛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之說。古人稱冬至、夏至為「日至」,說明戰國時期我國測陽曆年已極有把握,可見當時的曆法是非常進步的。天文,曆法的進步,同時也反映了我國當時的數學水平。

氣象學也很發達,我國在三千年前已知道以黃昏星宿的出沒而定一年四季的方法,這從殷墟甲骨文、 《尚書》等的記載中可以證明。 《禮記、夏小正》中指出了初昏時候斗柄(北斗星)的方向與時令的關係; 《鶡冠子》中更明確記載:「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等以斗柄方向來測定四季的方法。在春秋戰國時期,二十四節氣趨向確定,分至的啟閉,定期風雲的記錄,以及桃李開花,候烏來往的觀察都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了,

天文、曆數、氣象等自然科學知識的進展,為很多學科提供了豐富知識和極大啟示,對醫學來說,當然也是影響很大的。例如《左傳》中記載秦國的醫和已提出「六氣」致病說:「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征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日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這裡的「四時、五節、六氣」的病因概念,「五味,五色、五聲」的概念及「天人相應」的思想等,都已經開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先河。總之,占代天文學中的天地,明分陰陽,五星的運行,就為陰陽五行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礎。氣候的異常變化,對中醫學中外感六淫理論的萌芽有很大關係。構成自然界萬物的原始物質,過去有精、氣等的描述,對中醫學中的精氣學說有很大啟示。陰陽五行,精氣等撲素的思想與人體臟腑氣血等知識相結合,又為臟象與經絡學說的形成發生了聯繫。由於古人「觀象授時」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而「農藥問源」,又促進了中藥的發展。

3、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哲學思想的影響。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哲學思想已經影響到各個自然科學領城,也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的重要條件。古代醫學家為了擺脫巫教神學的束縛,為了與巫教神學進行有力的鬥爭,為了使長期積累起來的醫療實踐經驗能夠系統化,就在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哲學思想指導下,運用我國古代的唯物論的認識論和我國古代的辯證法的方法論,把散在的零碎的醫療經驗知識集中起來,結合當時自然科學的成就,加以總結,加以系統,使之上升到理論階段,寫成了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創立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給中醫學的不斷發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礎。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發展

《內經》形成了中醫學理論體系后,經過兩漢四百多年的實踐,又產生了辯證論治的原則。公元三世紀左右,東漢名醫張仲景,在《內經》理論的基礎上,總結了以往防治疾病的實踐經驗,寫成《傷寒雜病論》,把疾病歸納為傷寒,雜病兩大類型,以六經論傷寒,以臟腑論雜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葯的比較系統的辨證論治原則,使中醫學的理論原則進一步具體化、應用化。張仲景的原著,在漢朝末年有所散失,后經晉代王叔和整理,編篡成現在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前者有397法,113方,後者有 25篇、265方。

又經過兩晉到五代的八百年實踐,對醫學領城的各個部分,提供了具體的理論和經驗,促成了宋金元時代中醫理論的發展和深化,出現「金元四大家」。宋元時期,隨著醫學的發展,在醫學理論上的深入探討和學術爭鳴也日趨活躍,更推動了醫學理論方面的深入發展,金元四大家,就是典型的代表。劉完素(約生於1110年,卒年不詳)長期行醫於民間,他根據北方人的體質和當時流行病的特點:主張「六氣皆從火化」, 「五志過極皆能生火」,提倡火熱學說,對於使用寒涼葯有獨到的研究,所以後人稱他是「寒涼派」;張從政(約生於1156一1228年)主張「邪去則正安」,提倡去邪學說,對於使用汗,吐、下三法很有研究,所以後人稱他是「攻下派」;李東垣(約生於1180一1251年)看到當時社會戰亂,人們因精神刺激…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寒溫不適等因素引起的疾病甚多,因而提出了「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內傷學說,善於運用溫補脾胃之法,故後人稱他是「補脾派」;朱丹溪(約生於1281—1358年)認為人體內有一種「相火」,易為聲色刺激而妄動,動則耗泄陰精,故體內「陰常不足而陽常有餘」,治病應以滋陰降火為主,因此,後世稱他是「養陰派」。金元四大家各有專長,各具特點,從不同角度豐富了中醫學內容,對醫學理論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如補脾派後來發展為溫補派,趙養葵、張景岳等人提出命門學說,為中醫學關於臟腑的理論,增加了新的內容。

到了明、清兩代,總結了同急性傳染病作鬥爭的經驗,形成和發展了溫病學說。明、清兩代五百多年中,疫癘頻繁流行,據不完全統計,明代276年中流行大疫64次,清代266年中流行大疫74次,因而引起醫家的普遍重視。吳有性目睹大疫流行的慘景,衝破習慣勢力的桎梏,不應科舉,不入仕途,毅然走上了從事醫學的道路。他懷著極大的熱情,不顧個人安危,親自觀察、研究,總結人們同疾病特別是同傳染病作鬥爭的經驗,終於取得突出的成就,突破了依傷寒法治溫病的舊說,對傳染病病因學創立了新的概念——「戾氣學說」,並提出了診治傳染病較完整的學術見解,著成《溫疫論》,為溫病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到了清代,溫病學說的形成,進一步闡明了溫病辨證論治的規律。葉天士《溫症論治》,首創衛氣營血辨證;薛生白《濕熱病篇》,指出「濕熱之病,不獨與傷寒不同,且與溫病大異」;吳鞠通《溫病條辨》,將溫病分為九種,創三焦辨證;王盂英《溫熱經緯》,「以軒歧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辨為緯。」溫病學說是我國人民長期同熱性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發展到十九世紀,與傷寒學說相輔相成,成為中醫治療外感病的兩大學派,對後世醫學的發展有相當深遠的影響。溫病學派創立的理論原則和治療方法,至今一直在沿用,對保障我國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解放后,在中國共**的正確路線和中醫政策的光輝照躍下,一方面重視對祖國醫藥學這個寶庫的發掘,整理和繼承。整理出版了大量中醫學書笈,繼承和整理老中醫經驗,開展中醫學術交流和爭鳴,在全國各省市創建中醫院校、中醫醫院及中醫藥研究機構,號召西醫學習中醫,對歷代發展起來的各種中醫學理論加以綜合分析,整理提高,先後編審過幾版中醫學院教材,使之逐步走向統一,為中醫現代化,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堅持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三支力量並存,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對祖國醫學進行研究。一九五八年以來,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研究工作廣泛開展,取得不少成績。近年來,由於現代科學的迅猛發展,利用最新科學原理和先進技術在中醫學上的滲透,對發展祖國醫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如分子生物學、同位素、電子技術(包括電子計算機),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在中醫學上的滲透,以及現代醫學的生理,生化和許多檢驗技術的運用等,對發展祖國醫學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已經開始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醫學的理、法,方、葯,探討其本質。這在祖國醫學的發展道路上,開拓了新的一頁,必將促進中醫學向現代化發展。然而這僅僅是開始,必須繼續努力。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特徵

中醫學是以綜合方法為主,從宏觀的角度來研究人體動態的各種內在聯繫,從而闡明生命運動的基本規律,為醫療預防保健服務的一門古老的醫學科學。現在世界衛生組織把各民族古老的醫學稱為「傳統醫學」,但是世界其他各民族的傳統醫學,在後來的發展中多已讓位於新興的現代醫學,而瀕臨滅亡的邊緣。唯有中華民族的傳統醫學——中醫學,至今仍大放異彩,保持其美妙的青春。其原因之一是它不僅積累了豐富的醫療衛生保健經驗,而且創立了具有唯物主義辯證法思想的獨特的理論體系,源遠流長,影響深廣。實踐證明,中醫學對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也對世界醫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以中醫學為核心的東方醫學,在世界醫學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今後也必將對世界醫學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最大特點,在於它運用了類似現代盛行的「三論」——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的研究方法。它不是孤立地,靜止地去研究人體的生理和病理,而是如實地在廣泛的聯繫和運動中去進行研究,這樣採取以連續地觀察動態變化為主的方法,就有可能不大幹擾生命活動的自然進行,更能從總體上把握生命活動的某些規律。可以看出在分析與綜合兩種研究方法中,中醫學往往偏重於綜合;在研究內容上,中醫往往是詳於機能而略於結構;在研究的層次上,中醫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僅限於宏觀現象;在研究的手段上,中醫多是直觀觀察,對微觀現象,則只有靠豐富的想象力進行推測,以彌補觀測手段的不足。這些都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獨到之處。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特徵是在古代唯物論和古代辯證法哲學思想指導下,以永恆運動觀、動態平衡觀,統一整體觀。人與自然相應觀為學術思想,以陰陽五行為說理工具,以臟腑經絡為主要理論,以精氣為理論核心,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預防治療等方面都作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完整的、獨特的理論體系。

你可能會喜歡